“冰立方” · 打造無線護盾 助力冬奧“開門紅”
2月2日是北京冬奧會的首個正式比賽日。北京冬奧會冰壺混雙循環賽第一輪比賽在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開賽,中國隊擊敗瑞士,迎來“開門紅”。見證這激情澎湃時刻的同時,國家游泳中心無線電安全保障團隊以更強的緊迫感、更高的榮譽感、更實的使命感,圓滿完成了首個比賽日的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冰立方”承擔著本屆冬奧會期間所有冰壺競賽的全部比賽,賽程最長,保障時間最持久,工作強度大,開賽僅一周,“冰立方”已保障了17場比賽、24個官方訓練無線電設備運行安全順暢。此外,“冰立方”冰上設備較多,電磁環境復雜,為保障直播期間運動員和冰壺實時聲音清晰的無線傳輸,“冰立方”團隊在已經批復的44條頻率基礎上,增加10條備用頻率,一對一貼身服務,全力以赴完成無線電安全保障任務,確保萬無一失。

“女士們、先生們,您攜帶的公眾移動通信終端(手機)、計算機嵌入式無線網卡、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不得作為無線局域網熱點使用……” 2月3日,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響徹場館的無線電管理規定播報結束后,女子冰球預賽在兩館同時開賽。場館無線電安全保障團隊經過前期縝密、細致地工作,達到了安全隱患風險動態清零的階段目標。
開賽以來,國家體育館無線電保障團隊在設備核驗帖簽、頻率使用監測、干擾排查、賽前無線電設備巡檢等各賽相關環節,日均作業16小時,保障了7場比賽順利進行,為重要用戶緊急申請頻率8條,建立發射設備清單7040臺,消除干擾隱患4起,實現國家體育館電磁環境總體平穩有序可控的目標。五棵松體育中心無線電保障團隊周密做好已批復頻率的保護性監測以及應急頻率申請等工作,保障了開賽以來15場比賽、93個官方訓練的順利舉行,為“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貢獻力量。在后續其他冰球比賽中,團隊將繼續扎實開展設備核驗和保護性監測,確保兩個場館實現全保障周期無線電零干擾、零投訴。

國家體育館無線電安全保障團隊保障現場
五棵松體育中心無線電安全保障團隊保障現場
國家速滑館·無線電安全保障助力冰雪健兒逐夢“冰絲帶”
保障人員在速滑館上方馬道進行電磁環境測試
2月5日開賽以來,國家速滑館這塊“最快的冰”上,累計進行了50輪比賽、6次打破奧運記錄、產生4塊奧運金牌。高密度的激烈賽事必然伴隨著高強度的無線電安全保障,為賽事運行順暢、轉播畫面高清、指揮調度有序高效的背后,國家速滑館無線電保障團隊累計完成560條許可頻率和24條備用頻率的保護性監測,日均監測11小時以上,確保賽事計時記分、媒體轉播、指揮調度等業務系統運行正常。把好第一道關,嚴守安檢口無線電設備檢查,累計攔截各類未粘貼專用標簽的無線電設備11臺套,快速完成新增入場的330臺對講機設備的現場檢測和貼簽。貼身服務計時記分團隊、奧運主轉播商等重要保障用戶,及時掌握用戶最新用頻需求及發現的問題和困難,完成應急頻率審批5條,筑牢電磁空間安全屏障,展現無線電人責任擔當。
首鋼滑雪大跳臺·傾力護航“雪飛天”電波安全
對首鋼滑雪大跳臺重點頻率開展保護性監測
首鋼滑雪大跳臺是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和單板滑雪大跳臺比賽項目場館。2月8日是大跳臺開賽第二天,18歲中國姑娘谷愛凌便跳出最高難度動作,創造歷史奪冠,舉世矚目。熱火朝天的比賽,是低溫嚴寒下保障人員的默默守護,由于首鋼滑雪大跳臺是戶外項目場館,日均戶外作業時間高達13小時,這對保障人員而言是極大的挑戰。開賽3天來,首鋼滑雪大跳臺共進行了4場比賽、2天官方訓練。無線電保障團隊按照“嚴之又嚴、細之又細、精之又精”工作要求,與嚴寒抗爭的同時,在頻率保障、設備檢測、電波監測等各賽事相關環節,全方位做好大跳臺賽事保障。
高山·守護滑雪首賽電波安全
高山滑雪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位于延慶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架設7條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建設難度極高,同時參與比賽的有80多個國家的300余名運動員,是雪上項目中人數最多的,無線電設備使用密集,電磁環境復雜。2月7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迎來首場賽事,因大風天氣推遲的女子大回轉、男子滑降比賽率先登場。
比賽期間團隊對賽道重點頻率開展保護性監測
由于場館各類無線電設備使用非常密集,用戶使用的無線電設備容易受到干擾情況,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無線電安全保障團隊認真履職,快速響應用戶無線電申訴,反復奔波在相距10公里的競技和競速兩館之間,經常為了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背負監測設備在山路步行1個半小時,先后幫助美聯社、OBS、泰國代表團等重要用戶排查無線電干擾隱患4起,泰國代表團官員還來到團隊當面致謝并贈送一枚表示敬意的泰國隊徽章。與此同時,團隊與場館運行中心、媒體、轉播、通信、安保等部門積極對接,協調頻率使用需求,全力保障賽事業務無線電安全。
越野·保障冬奧會首金無線電安全
2月5日在國家越野滑雪中心舉行的越野滑雪女子雙追逐比賽,產生了本屆冬奧會首枚金牌。為全力保障賽事無線電安全,越野滑雪中心無線電保障組8名工作人員提前到達各保障點位,自12:45官方訓練至17:00頒獎結束,監測工作不間斷進行,場館內各部門頻率、臺站正常運行,實現了北京冬奧會首場決賽無線電“零干擾”。截至2月8日,越野無線電保障團隊累計完成6場比賽、8場官方訓練的無線電安全保障任務,賽時累計監測時長35.5小時,發放無線電專用標簽13枚,安檢口攔截不符合要求的無線電設備3臺套。
云頂·風雪坡面上織密無線電波保護網
張家口賽區2月3日開賽首日以來,云頂滑雪公園共進行10場比賽、9個官方訓練。無線電保障團隊在安檢、設備檢測、頻率監測等各賽事相關環節同頻共振,固定、移動、便攜多手段齊織“電波保護網”。平均每天出勤12小時,戶外作業6小時,在30度以上的坡路日行13000多步。2月3日-7日共攔截未貼簽無線電發射設備16部,確保賽區電波秩序全天候良好,賽事運行順利。
冬季兩項·主動服務重點業務無線電監測獲好評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完成了冬季兩項混合接力4×6公里(女子+男子)比賽。冬季兩項中心無線電保障組在賽場附近對計時計分設備、無線攝像機、無線麥克風等重要頻段開展了重點監測。2月4日協助OBS用戶完成了應急頻率調整,快速解決了其自身設備問題引起的干擾,對無線電團隊快速響應和幫助,OBS相關對接人表示“The frequency that you give me works well,thank you!”。
跳臺·無死角巡查監測確保場內無線電安全
2月5日-7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迎來跳臺滑雪—女子/男子個人標準臺和混合團體標準臺3個金牌日。跳臺滑雪是公認的成績最易受天氣影響的比賽之一,以風的影響最大,氣溫、每小時降雪、能見度等因素,均有可能引起停賽或推遲比賽。因此3天均為白天官方訓練,晚上舉辦賽事。跳臺滑雪中心無線電保障團隊早9點到崗開展場內無線電巡查巡測,晚11點完成當日賽事保障,截至目前各業務頻率臺站工作正常,電磁環境良好可控。
頒獎廣場·精益求精細致監測為健兒高光時刻護航
張家口頒獎廣場將在冬奧會賽時運行14天中,舉行49個項目的頒獎儀式。場館中心有380平米主舞臺,非無線電設備產生的電磁輻射對場內各類設備運行的影響不容忽視。同時,安檢口8個,各類大型UPS設備數十部,整體電磁環境復雜,無線電保障任務繁重。為避免干擾隱患,頒獎廣場無線電保障團隊利用監測車和可搬移站進行保護性監測,保障人員密切跟蹤分析信號,確保8場頒獎儀式順暢進行,為奧運健兒的高光時刻保駕護航。